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創業一年後,他問我:「到底該不該請第一個員工?」

創業一年後,他問我:「到底該不該請第一個員工?」

一位創業一年的朋友,最近私訊跟我聊了一下他的煩惱。

他說:「當初我離職創業,是因為受夠了老闆,也不想再跟同事協作。自己接案、自由自在,那才是理想的生活。」

的確,一開始他也真的過得不錯。

案子一個接一個,沒人管、沒人煩,時間彈性,收入比以前更好。

但最近,他開始有點撐不住了。

「我感覺快分身乏術了,可是請員工幫忙,好像又要把賺的錢分出去,實在捨不得。」

「我不確定自己接案量能不能持續,也怕請了人,自己壓力更大,該怎麼辦?」

▌你遇到的,不只是時間問題,而是系統瓶頸

很多創業初期的朋友,常常會遇到類似的困境。

你覺得自己只是卡在「時間不夠用」,但其實你遇到的,是更深一層的問題——你的事業還沒有進入「自動運轉」的狀態。

你以為創業後就沒有老闆了!?

但你只是把每個業主都當成老闆!

你還在靠時間換錢,一天就只有24小時,除去吃飯睡覺,就剩沒多少能全力衝刺的時間了。

這時候的你,該問的已經不是「我要不要請人」,而是:

「我願不願意讓事業從個人工作室,進入到真正的公司規模?」

▌請員工,不只是「花錢買時間」這麼簡單

很多人誤會了請員工這件事。

「我花錢請一個人幫我做事,好像我自己就少賺一點?」

這樣想,只對了一半。

真正要理解的是:

請員工,是你啟動「人力槓桿」的第一步。

是你開始讓事業「自動運轉」的第一天。

不然你會發現,只要你停下來,收入也跟著停了。

但若你打造出能獨立運作的事業體,即使有天你不在現場,它依舊會為你創造收益。

▌股權 × 風險 × 槓桿 = 真正的事業擴張關鍵

你想要財務自由嗎?

你想打造不靠自己勞力也能持續收益的商業模式嗎?

那你就必須理解這件事:

請員工,不是支出,而是投資。

但前提是——你要有冒險嘗試擴張的打算。

因為如果你的事業量體不夠,就算效率再高、獲利再穩,也無法產生明顯槓桿。

這就像你用五萬元投資股票,即使年報酬20%,也就多賺一萬塊;但如果你有五百萬呢?就能翻出完全不同的規模效益。

▌不要請了人,就停下擴張腳步!

我常對創業者說這句話:「請人,不是結束,是開始。」

請了人,請記得把更多資源投入:

1. 擴大你的事業量體(就像持續加碼你的投資本金)

2. 開發新的事業方向(就像分散你的投資組合)

你會慢慢發現,自己看的已經不再是「這個月的案子能賺多少?」

而是:「我的事業整體產值有多大?獲利率多高?有哪些子公司、部門、專案正在同步為我創造收入?」

▌從職人轉為經營者,你準備好了嗎?

創業的第一年,你靠努力。

但從第二年開始,靠的就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的力氣了。

你準備好從職人,變成經營者了嗎?

你準備好用槓桿思維來打造長期能量的商業模式嗎?